葆婴:不仅要活得长久 更要活得有质量

来源:叶建强  发布于:2018/7/26 我要转载

医院是进行营养指导、宣教的最佳场所之一,临床上对住院病人早期的营养状况评价、及时提供合理有效的营养干预,对降低死亡率、减少并发症,延缓疾病进程、改善生存质量起着重要作用。因此“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”中明确建议,先让600万医务人员掌握正确、科学的保健知识,再通过他们传达给老百姓。

不仅如此,我国医护人员自身的健康问题也应加以重视。中国医师协会组织的全国心血管病医生健康调查显示:心血管病医生吸烟率为30%,而美国、英国分别为3%和6%;心血管病医生的肥胖率为34%,而我国一般人群的肥胖率为10%;54%的男医生十年发生冠心病的风险高于一般人群。近年来,全国已发生多起40岁左右临床医务人员猝死或脑死亡事件。可以说,提高医护人员的营养相关知识,对医务人员自身健康及全社会的健康,都具有重要意义。

王陇德院士在题为《营养与健康》的发言中指出,当前,我国国民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:首先,期望寿命有了延长,从建国初期的35岁到现在的75岁,但是健康期望寿命不高,也就是说,活得长了能不能活得健康、活得幸福、甚至活得有尊严?一般来讲,发达国家健康期望寿命和期望寿命之间,大概相差5岁左右,但我们相差十几岁。这是个重大问题。

其次,虽然营养不良人群在减少,但是超重、肥胖人群大量增加。2002年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3%,肥胖率为7.1%,现在超重率已达到30.1%,肥胖率为11.9%了(2012年数据)。我们知道,超重、肥胖是引发多种慢性病的重要因素,因此这个变化是非常不利的一个变化。

再次,慢性病患病人数快速增多,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。数据显示,中国现有确诊慢性病患者2.6亿人,与此同时,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占到中国总死亡的85%,其中脑卒中(俗称“中风”)防控形势严峻。

他强调,进入本世纪以来,脑卒中已成为国民第一位死因,一直持续到现在,且其发病率高、致残率高、复发率高、死亡率高、造成经济负担重,对个体健康和生活造成的危害最大。但这是不是已发展至顶了呢?不是。世界银行预测,假如不采取更有力的措施,中国脑卒中发病病例数会直线上升。到2030年,中国将有3177万脑卒中病人。那现在是多少呢?1100万!

而最近的一些数据分析更令人警醒:中风发病年轻化趋势明显,2007、2008年中国中风发病率研究测算当时的平均首发年龄是63.6岁。而2011-2014年中风的首发年龄是59.6岁,短短四五年,中风发病年龄竟然提前了4岁,为什么?

一个重要因素就是,中年人还没认识到这样一个威胁,总认为我的身体还行,还能拼一阵子。但实际上,中年人是业务骨干,工作压力大,家庭生活负担重,孩子还未成年,平日里进食过多高脂食物,经常熬夜不注意休息,吸烟率明显高于老年人,再加上缺乏运动,这些都是导致青壮年卒中增多的原因。因此,开展中年人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,提高知晓率、改善率和控制率,实行有效健康干预刻不容缓。

王陇德院士指出,根据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(WHO)的全球调查表明,对于人的健康和寿命来讲,生活方式和行为的影响占到60%。

世界卫生组织已多次指出,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可预防:

——80%的心脑血管病和2型糖尿病

——55%的高血压

——40%的肿瘤

纠正:营养与饮食中的常见误区

鸡蛋内含有大量胆固醇,中老年人不宜食用  错

王陇德表示,很多人在营养搭配和合理膳食方面存在误区。“有位市委书记告诉我,他16年中没吃过一个蛋黄。”一问是医生告诉他的,很多医务人员知道蛋黄里胆固醇高,所以一看人家的血脂化验稍微一高,就告诉他不要吃蛋黄了。这到底对不对呢?

首先,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合成肾上腺素、性激素的主要原料。人体里面的胆固醇绝大部分是自己合成的,只有20%是体外摄入的,而胆固醇的摄入不取决于胆固醇本身的量,而是取决于食物中脂肪的含量。

其次,蛋黄虽然胆固醇高,但又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,例如磷脂,对身体发育有很好的作用。像孩子,6个月母奶喂养,断奶的时候第一个喂什么?蛋黄

——哈佛大学对37851名男性随访8年和80082名女性随访14年的研究发现:每天食用1个鸡蛋不会增加健康人的冠心病或脑卒中风险。

——澳大利亚心脏基金会推荐:每周6个鸡蛋应成为健康平衡饮食的一部分。

——2009年2月英国《每日邮报》公布英国心脏基金会的最新研究成果:每天吃1个鸡蛋是相当安全的。这是30年之后,英国的鸡蛋指导摄入量从每周3个上升到每天1个。

——一般人来讲,正常人每天吃一个鸡蛋对血清胆固醇浓度不会有大的影响;血清胆固醇浓度高者,可两天吃一个鸡蛋。

——不吃鸡蛋或只吃蛋清、不吃蛋黄,可能失去很多必需的营养素(维生素A、D、B2、E、钙、磷、硒、卵磷脂等)

水果是零食,平时可吃可不吃    错

中国人特别是男性,经常吃水果的比例偏低。他们认为,水果是零食,可吃可不吃。而更多人则关注,是否热能过剩。而实际上,我们常吃的水果是低热能的食物,例如:苹果、梨、橙子、猕猴桃,这些的热能平均二两只有45千卡,而二两米饭的平均热能是110千卡,二两馒头的热能是230千卡,二两猪肉的平均热能400千卡。所以,水果实际上是个低热能的食物,除个别的如椰子、枣、香蕉等。

另外,糖尿病人只要把握好总量,还是能吃水果的。很多大夫给糖尿病人说你不能吃水果,让人家不能享受生活,实际上丢掉了很多营养素。

——哈佛大学对75596名女性随访14年和38683名男性随访8年的研究表明:水果和蔬菜,特别是十字花科和绿叶蔬菜、柑橘类水果和果汁,能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。

——哈佛大学对84251名女性随访14年和42148名男性随访8年的研究表明:水果和蔬菜,特别是绿叶蔬菜和富含VC的水果和蔬菜,能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。

——我1980年去美国学习的时候,用十年的资料分析进食水果和肺癌的死亡关系,经常进食水果的肺癌的死亡风险明显降低了,而且剂量反映关系也很清楚。

所以, 我们应该把水果作为什么?作为每顿饭的必备成分。王陇德建议“先吃水果再吃饭”,这样可以有效帮助控制热量。

植物油会加重动脉硬化,多吃无妨  

很多人认为植物油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,不会加重动脉硬化,多吃无妨,这和动物油不一样。今年的卫生与健康大会上,有人问说吃肉类食物多的人脂肪肝较多,那为什么和尚不吃肉也有脂肪肝,后来有人告诉他,和尚的素食好多也是用植物油来炸或烹调的。实际上,植物油和动物油,都是二两900千卡,提供的热能是一样的。因此,过多食用植物油也有很大危害。

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,油脂类在最顶层,每天不应超过25克(半两),但是我国平均大概40-50克,还是过多了

牛奶致癌  豆浆能代替牛奶   错

中国人喝奶的量太少了,全国平均基本上人均半两奶。而我们平均一个成年人要从膳食里摄入多少钙呢?800毫克钙,可是中国的膳食只有400毫克钙,我们差一半钙,所以为什么中老年人骨质疏松,一摔跤就骨折。这和喝奶少有很大关系,我们知道100毫升牛奶里边含有110毫克钙,所以能够喝够400-500毫升奶,基本上补充了钙的缺失,这是对中国人非常重要的膳食因素。

有人说,靠豆浆补钙行不行?100毫升豆浆只含1/10钙,是不行的。

软饮料可当饮用水喝    错

小提示

孩子超重、肥胖上升非常快,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含糖饮料。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:一个8岁的孩子骨质疏松,一问才知道,这个孩子很少喝水,一直在喝可乐,当医生把这个原因告诉家长后,家长非常后悔,说“我以为生活条件改善了,孩子愿意喝什么就给他喝什么吧,不成相反倒是害了孩子。”所以,如果您的孩子爱喝含糖饮料,要赶快给他替换,给水里加一点纯果汁,逐渐把纯果汁也去掉,让他喝水。

  • 赞 0

  • 浏览510

  • 分享

    想了解葆婴请联系:

    叶建强|

    钻石VIP会员

    未显示

    人气:31648 给我投票

    个人分享

    我的故事

    更多>
    • 加入时间:2016年2月
    • 目前级别:银董
    • 所属团队:成功国际团队
    • 我的目标:星钻

    打工不出头、出头就得拼命干、要么就入土为安。像我这样的打工者,只有准时上班时间,没有准时的下班时间,为企业同甘共苦,风雨同舟。但是,得到的回报却是一身的疾...... [点击查看详细]